“十四五”时期乡村旅游的新发展路径:五种模式引领振兴
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,“乡村旅游”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,实现提质升级?这不仅仅是规划建议稿中强调的重点,更是乡村振兴的载体和关键。
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前景
截止2020年,中国仍拥有238万的自然村落,这些村落大多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,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乡村旅游收入在近年来呈现出递增态势,平均增长率高达34.5%,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。
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
-
产业带动型:以特色产业为基础,完善产业链,强化产业优势,发展休闲农业产业。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,凭借有机蔬菜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,形成了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-
生态农业型: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,构建旅游引导的农业生态示范区,发展生态农业旅游。如珙县底洞镇锦绣村,通过蚕桑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,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。
-
高效农业型:在农业主产区发展高效农业,提高农业规模化运营程度,增加土地产出率。如珙县上罗镇七星村,通过发展生猪、蚕桑、茶叶和食用菌等产业,实现了石漠化地区的有效治理和生态整治。
-
城郊游憩型:依托一、二线城市周边的经济条件,发展观光农庄、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等项目。如郫都区农科村,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。
-
文旅资源型:利用旅游资源丰富、交通便捷的优势,打造乡村旅游度假区。如郫都区平乐村,依托严君平思想文化,打造君平故里景区,成为文化旅游的新热点。
乡村旅游的注意事项
在推进乡村旅游的过程中,需要避免偏离乡村整治的重点,避免“形象工程”和脱离乡村实际的开发模式。同时,要注重保护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,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。
结语
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。通过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,还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,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。
更多乡村旅游资讯,请关注“唯美乡村”微信公众平台!
转载请注明来自河南新代实业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“十四五”时期,乡村旅游如何发展,这五种模式,值得借鉴 》